close

看到某攤友的一段話:

有人說對文青或手工藝創業者第一個印象就是可能不會太有錢

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野心想賺大錢覺得能生活就好

只要在市集開心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追逐夢想就滿足了

或因為沒有辦法接受考試制度或去競爭其他工作

所以想跳出來自己還搞個微型創業

 

這些是因為無法接受考試制度逃避現實嗎?

還是真的胸襟偉大不屑任何功名利祿?

 

  • 以下是我〈艾伊莎〉的想法:


對於手作,有一種叫做想做會做,這叫做喜歡做;另一種叫做很容易上手並且做的就是比別人好,這叫做天生會做。

再怎麼喜歡畫畫或者編織,每天叫你花三小時在畫畫或者是編織的學習或創作上,持續三個月,再怎麼喜歡有時候也會做到很想吐。但要在一片創作海中凸顯自己,很多時候你真的得必須如此持續不斷的做。不管是哪一種,能不能堅持持續不斷的做,這才是對手作者最大的考驗。

而當手作,跟創業做了結合後,這就不是單純只是自己愛不愛或者自己想不想的事情了。

當然,我也認同現實與夢想之間需要或得平衡。我也相信再冷門的創作都會找到欣賞自己的人。

 

靠手作創業者並不是一輩子只靠夢想生活,手作創業者的學習其實比制度下的東西更深入。

真正專業的手作創業者會考慮到以下的事情:

  1. 概念發想(我想要做甚麼樣的東西)
  2. 實際創作(試著把想像中的東西做出實品)
  3. 成品測試(看看周遭的人對自己的創意是否接受)
  4. 通路開拓(跑創意市集或者嚐試任何可以曝光的機會)
  5. 業務銷售(跟顧客解識自己的創作理 念以及想法)
  6. 消費者反應(關心顧客的喜好與消費後感受)
  7. 市場競爭(如何從龐大的市場群中穩固自己的風格與銷售)

這樣的人其實想的那麼多,怎麼會夢幻,反而最實際不過了。差只差在,做這些事情的人,有多少的能力與際遇,讓這個社會看見以及接受你自己。要賺多少,多出名才叫成功?品牌做大後又能如何繼續堅持自己的初衷~~ 

這個「學會走自己的路」比「學會自己走路」的過程難太多了!!真的!!

如果還有顧客對創作抱著,喔!這很容易做,成本也才多少錢,賺不了多少錢的心態。那其實真的不需要來理解手作的世界,他的生活靠大創或者99元雜貨鋪就可以滿足了。

但如果手作創業者,生活已經做到有一餐沒一餐,不是賣太少就是花太多,也可能是商品品質、商品規劃或者是工作狀況有問題,

這樣代表或許你已經會了手作,但沒看懂創業這件事。

還是多給自己一些時間準備吧!

 

arrow
arrow

    蔓蒂藝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